研究生培养

学科设置

森林保护


Forest Protection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科创建于1960年,在邵力平、项存悌、刘宽余、王志英教授几位学科带头人的带领和学科全体教师的努力下,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现已形成了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是我国自1981年实行学位制以来的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被国家批准为博士点,1992年被批准为林业部(现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1996年被批准为林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1997年被学校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本科重点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0年森林保护教学团队被批准为黑龙江省教学团队;201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学科拥有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1995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2003年)、黑龙江省外来林木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重点实验室(2019),同时拥有黑龙江省林木化学保护研究中心(2019)。具备优良的科研环境和先进仪器设备,并形成了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人才培养体系和森林生物灾害诊断、监测、预报、管理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体系。目前,森林保护学科拥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21人,并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部级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省教学名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省杰出青年基金及省留学归国人员报国奖获得者,形成了学历层次高、梯队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创新、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师群体。

目前,森林保护学科以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为目标,形成了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学、森林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森林昆虫学研究以昆虫形态学、生物学、分类学、种群消长与环境相互关系等为基础,应用害虫综合治理基本理论,不断导入新型、交叉学科,从宏观和微观上深入研究害虫、树木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2)森林病理学的研究以林木病原学、生物学、生态学等为基础,应用病害综合管理基本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上深入研究病原、寄主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理;

(3)森林病虫防治的研究以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为研究内容,尤其以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和遗传抗性防治等无污染的措施为特色,达到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4)森林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食用、药用、观赏、环保及工业原料昆虫,野生食用真菌、药用真菌、菌根菌、毒菌和东北林区杀虫、杀菌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经过60年的努力和奋斗,森林保护学科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奖2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30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5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50余部。与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等近20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在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截止目前,本学科已培养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550余人,他们分布在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林业企事业单位,广大森保学子为我国森林保护事业、指导扶持林区林下经济产品开发、食用菌栽培以及生态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一代森保人创新精神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邮编: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