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落叶缤纷,10月26日,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林学院研究生第四党支部、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教师党支部、资源防火湿地环境教师党支部开展“知林行”系列科普活动之“一叶知秋——亲近大自然,微观小视界”。参与活动对象均是支部成员的孩子,其中最小的4岁,最大的10岁,旨在让林业人的孩子及早、深度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心灵,从父辈手中接力传承好绿色使命。
亲近大自然:林场识叶
活动特邀林学院森林资源学科王秀伟教授,带领孩子们走入实验林场开展科普活动。孩子们兴奋地走进林场,拣拾着各种颜色和形态不同的树叶。王秀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不同树种的叶片特征和“秋天的色彩密码”。资源防火湿地环境教师党支部志愿者介绍了不同叶片的含水率和可燃性,并向孩子们科普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微观小视界:显微观叶
孩子们来到实验室,王秀伟教授向大家讲解了叶片的微观特征,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将拣到的树叶制作成叶片的临时装片,并借助显微镜观察不同树种叶片中气孔的形态特征。孩子们非常激动,积极动手参与其中。

在显微观叶之后,孩子们还将采集的叶片制作成册,盖上专属印章,贴上特色贴纸,作为亲近大自然的专属纪念,俨然一份生动的秋日课堂笔记。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四年一班的李睿祈说:“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开心,走进大自然,观察了树叶的形状、颜色等性状,还学会了测量树叶的含水量,了解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在实验室还学会了制作简易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叶片的细胞结构,感受到了科学与科技的神奇与魅力。不仅学到了有趣的知识,还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去探索和学习!”


林学院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书记韩冬荟表示:“身在林业院校,主要负责教授气象学,承担着教好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责任和使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让身边的孩子尽可能多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及早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让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小种子在他们心中早日萌发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义。希望“知林行”系列科普活动未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探索科学奥秘的行列之中。”
作者:黄海娇,韩冬荟,审稿人:曲冠证,编辑:于宏洲,审核人:宋妍